曹慧委员:
收到您提交的《关于进一步加速徐州地区人群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和普及的提案》,我会高度重视,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多次集体会商,并联系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行业主管部门,就您提案中提出的4条建议逐一进行了研究论证。现就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制定地方性政策或法规的建议
经与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应急管理局和市卫健委分别联系沟通,了解到没有一个政府职能部门能够总抓各行业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因此目前阶段还无法实现通过制定地方性政策或法规的方式,将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列入各行业从业人员岗前培训考核范畴。但我们认为您提的这个建议非常好,我们将积极向中国红十字总会和省红十字会建议,希望能够推动上级红十字会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同时,我们也将在重点行业,如卫生健康行业、教育行业、特殊岗位人员等,把应急救护培训作为上岗前的培训,并不断扩大覆盖范围,争取扩展到更多行业。
二、关于进行全民培训的建议
1.关于应急救护培训师资。因为心肺复苏技能培训专业性较强,应该由经过专门培训和通过考核的人员担任师资、承担教学工作。而且按照中国红十字总会规定,各地要建立专门的应急救护培训师资队伍。我市目前在中国红十字总会平台注册的师资共有316人,大多数分布在教育、卫生、国企等行业,也有部份师资来自于市红十字志愿者队伍。在师资培养方面,首先从源头抓起,优先选派有医学基础人员、有教育教学经验人员参加师资初训培训,同时注重对各县市区选派师资的考察力度,着重从工作积极性、对急救培训活动热情度、文化水平、能力水平等几个方面筛选,建立面试初选制度,超名额报名,择优录取;其次,建立市应急救护工作核心师资组,开展评教活动,到各县区巡回听课评课,定期评判师资授课水平,指导教学;第三,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学研讨、交流活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开阔我市师资眼界,学习好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第四,建立初训师资及教学水平较低师资的培养机制,适当安排听课、助教等活动,逐步提高教学水平。在师资考核方面,每年组织各县市区红十字会严格按照考核表的项目逐一对师资进行考核评定星级,对授课课时数、授课质量不过关的师资,及时给予提醒,降低等级。严肃处理培训不认真、走过场、考核不严等行为,对情节严重者取消培训师资注册处理。
2.关于师资的“入职、晋升职称和职务聘用”的优待。因为相关人员的“入职、晋升职称和职务聘用”分别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按照相应的条件实施,因此,对于积极参与应急救护培训的师资志愿者,全市红十字会系统将通过一定的形式进行表彰奖励,提升志愿者的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从而为其在入职、晋升职称和职务聘用等方面的顺利实现提供支撑。为此,市红十字会将定期举办全市应急救护师资大赛,为获得相应名次的人员争取“五一劳动奖章”和“专门技术人才”等奖励;定期评选优秀师资、优秀志愿者,使积极参与应急救护培训教学的志愿者获得相应的荣誉。
3.关于以村或最小的社区为单位进行培训的问题。在村和社区进行应急救护培训是把培训做扎实有效的最好路径之一。在今后的工作中,市红十字会将与各县市区红十字会一道,将应急救护培训更多地推广普及到红十字博爱家园所在的村和社区,丰富拓展博爱家园工作内容,真心服务有培训需求的百姓。同时,以博爱家园所在的村和社区为起点,逐步将培训范围扩大到更多的村和社区。
三、关于加大经费投入
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我市AED机的配置工作由市卫健委负责。市红十字会交积极与市卫健委沟通协调,加大AED机的配置力度。同时,通过58人道公益日和99公益日两次网络筹款渠道,发动社会爱心人士,积极参与捐款,为AED机的配置奉献爱心。
四、关于加大宣传力度
每年世界红十字日及世界急救日,全市红十字会系统都会通过全市主流媒体、微信公众号等现代媒体,推广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同时在广场、公园和居民小区等人员密集之处举办各种应急救护培训宣传活动,现场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教授群众应急救护技能。下一步,市红十字会将在继续做好以上宣传活动的同时,联合各县(市)区红十字会,加大在居民小区和公共告示区等处的宣传力度,更大范围普及心肺复苏等技能,让心肺复苏技能被更多民众所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