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人颢等9位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促进我市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工作的提案》(十六届三次会议4131号)收悉,非常感谢您们对我市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认真研究,现将提案中涉及市红十字会业务的相关建议具体办理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一、市红十字会相关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徐州市红十字会2012年启动人体器官捐献工作,2014年1月实现器官捐献零的突破。近年来,市红十字会坚持依法履职,积极参与,推动人体器官和遗体捐献事业。积极调动社会资源、拓展宣传动员、规范工作流程、加强队伍建设,公众捐献意识不断增强,登记与捐献人数逐年提升,社会各界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支持这项事业。截至目前,全市人体器官和遗体捐献登记志愿者57880人,实现捐献367例,其中遗体捐献116例、器官捐献185例、角膜捐献66例。但正如提案中所说,相对千万级的人口基数来讲,全市公众对器官捐献的认知度不够,器官捐献公民宣传的普及率较低,没有形成全社会各行各业共同支持“器官捐献,延续生命”的社会氛围。
二、提案相关建议回复
(一)关于建立政府主导的协同宣传机制
1.推动党建引领,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倡导移风易俗,推广器官捐献理念。
2022年、2023年,市红十字会连续两年联合6部门印发了《关于开展“博爱在彭城--‘三献’进机关”活动的通知》,号召市级机关部门党员干部职工带头报名参加无偿献血、报名加入中华骨髓库,同时对人体器官(遗体)捐献相关知识进行了广泛宣传。今年6月,市红十字会仍将联合相关部门,继续开展组织献血和造血干细胞活动,同时大力宣传人体器官捐献的相关政策规定。
2.在“文明城市”“文明单位”创建评选中提升健全器官捐献方面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和长效机制。
经与市文明办联系了解,“文明单位”今后只有省级进行评选,省级以下不再评选,评选标准也只能执行省定标准。“文明城市”只能由国家文明委进行评选,创建工作只能执行国家标准,因此,目前都不具备将器官捐献方面的内容加到评选标准中的条件。
3.每年6.11中国器官捐献日,在各行业开展主题宣传活动。
2022年在徐医附院举办6.11“中国器官捐献日”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宣传片展播、专家现场咨询、发放宣传品等形式,向社会各界广泛传递器官捐献理念,宣传器官捐献文化,传播“生命接力,大爱永续”精神,让越来越多的人理解与支持器官捐献事业。今年5月29日,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主办的“生命接力 百城行动”相约徐州首站暨全国首个“施予受”主题地铁站揭幕仪式在徐州举行,地铁1号线“徐医附院站”成为全国首个以宣传器官捐献理念为主题的地铁站。结合6.11中国器官捐献日,开展器官捐献宣传系列活动,积极营造器官捐献文化氛围,推动全社会了解并接受人体器官捐献理念,形成关注、支持和参与器官捐献工作的社会新风尚。
4.提高城市居民器官捐献认知率和志愿登记转化率。
市红十字会通过《徐州发布》官网适时发布全市人体器官捐献工作有关情况,引导广大市民关注器官捐献事业。参加《行风热线》节目,就市民关心的捐献问题接受咨询、答疑解惑。推动人体器官捐献宣传进高校、进社区,在云龙公园中心广场开展宣传活动,现场悬挂宣传条幅、散发宣传手册,向市民普及、宣传人体器官捐献知识,介绍人体器官捐献的意义。各县(市、区)红十字会通过散发宣传手册、接受现场咨询、扫码登记等形式进行宣传活动,提升广大民众对人体器官捐献认识、理解、支持。通过大力宣传倡导公民在生命不可挽救时自愿、无偿捐献能用的器官,让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纷纷表示愿意为社会作最后奉献,自觉加入到器官捐献志愿者队伍中。尤其是越来越多的老人们纷纷来到红十字会,要求进行遗体器官捐献登记。为方便群众,市红十字会、徐州医科大学、徐医附院、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分别设立登记点,耐心、细心、热心为捐献志愿者们做好解答和服务工作,对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主动上门办理捐献登记工作。
5.在城市建立器官捐献志愿服务队。
2023年3月,徐州市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队伍组建,成员20名,并在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网注册,有组织按计划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活动。
6.建立城市器官捐献品牌活动,设置民众参与度高的宣传互动场景。
一是举办缅怀纪念活动。2018年底,我市建成了市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这是遗体器官捐献者共同的“家”,同时也是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和医科大学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阵地。2019年3月17日首次举行了遗体器官捐献者缅怀纪念活动,全市红十字会系统、医疗卫生界相关人士、医学生代表、捐献者家属代表、捐献登记者代表、器官移植接受者代表及社会各界志愿者300多人参加了缅怀纪念活动。此后,每年在清明前夕都举行缅怀纪念活动,对捐献者表达无限崇敬、无尽哀思及对所有捐献者家属崇高的敬意,促进更多的爱心人士、爱心机构加入这项捐献事业,挽救更多生命,传递更多正能量。市广播电视台、徐州日报、现代快报等主流媒体广泛宣传报道,推动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二是积极参加相关赛事。在2022年国家管理中心组织开展的“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生命接力‘云’动会”活动中,市红十字会动员2856名志愿者参与其中,全国有32个赛区、435个运动团参赛,徐州市红十字会运动团荣获“优秀运动团”第一名。通过参赛,志愿者登记人数大幅度增加。今后,市红十字会将持续举办清明缅怀纪念活动,积极参与举办相关活动,吸纳更多群众参与器官捐献事业。
7.建立可持续的城市公益慈善募款机制。
多年来,市红十字会以多种形式为捐献者及其家属提供人文关怀、心理支持、科普宣传和困难救助等服务,为每一例捐献者家庭颁发荣誉证书和荣誉牌,赢得了志愿者和捐献者家人的理解和支持。2022年5.8募捐活动中,徐医附院上线“器官捐献困难子女助学”项目,全院党员干部共筹集善款3.85万元,向捐献者家属献上了爱心。同时,市红十字会积极开发“生命接力”救助作为长期筹款项目,长年向社会公众开放,接受社会公众捐款,为救助贫困器官捐献者家庭提供公益资金支持。
(二)建立激励为主的评优机制
对于积极参与器官捐献,并成功实施捐献的人员和家属,予以适当奖励和经济补助,颁发荣誉证书,加大宣传报道,树立先进典型。
多年来,市红十字会为每一例捐献者家庭颁发荣誉证书和荣誉牌,赢得了志愿者和捐献者家人的理解和支持。2023年,结合“博爱送万家”“中秋送温暖”活动,市红十字会优先慰问生活困难的捐献者家庭14户,发放慰问金14000元,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及社会的温暖。同时做优捐献案例宣传。市红十字会与捐献者亲属密切联系,适时引导,动员捐献者亲属配合做好宣传,在成功捐献案例中就有10余个案例配合进行了宣传。其中,名叫“早早”的捐献者事迹在央视播出,并根据该故事改编拍摄了《生命之光》公益宣传片,持续在徐州电视台、无线徐州播放,不断扩大宣传效果。器官捐献者李嘉诚(大学生)的事迹,被紫牛新闻(扬子晚报新闻客户端)拍成记录片,在网络上传播,弘扬社会正能量。在以后的工作中,市红十字会将继续联系有意向进行宣传的捐献者,拍摄专题宣传片,宣传捐献者的感人事迹,扩大器官捐献的影响力,提升群众的知晓率,共同推进器官捐献事业的发展。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1.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学习宣传贯彻《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认真落实《关于促进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健康发展的意见》,培育有利于器官捐献的社会风尚,为更好地保障器官捐献和移植事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2.完善人道关怀的方式和内容,做好善后服务、人道救助。每年定期开展缅怀纪念捐献者活动,将捐献者困难家庭纳入“博爱送万家”救助对象进行走访慰问,为有需要的捐献者家属提供心理救助。策划长期筹款项目,对器官捐献的捐献者困难家庭进行人道救助。
3.创新人道宣传形式和渠道。结合世界红十字日、中国器官捐献日等纪念日,开展人体器官捐献宣传登记活动,讲好器官捐献者的故事,通过舆论引导、普及宣传、树立典型,积极营造捐献光荣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民众对人体器官捐献的认知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