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核心业务 > 造血干细胞捐献 > 正文
徐州8天3例,史无前例
时间:2024-07-12阅读量:1 次


7月3日-10日,江林龙、朱浩波、安顺吉等3位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的成功捐献,为3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送去“生命种子”,赋予他们重生的希望。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让我们为“爱心使者”的大爱和义举点赞。

赤诚青春,书写爱的篇章

2017年7月21日,是江林龙的18岁生日,他以献血作为自己迈向成熟的独特方式。经过一段时间了解,他毅然加入中华骨髓库和中国器官捐献行列,成为一名三献志愿者。此后的七年里,他从未停止奉献的脚步,21次献血,累计献血量达7800ml,这一串数字,是他爱心的有力见证。

江林龙:“我了解到,社会对血液需求很大,从18岁我就作为固定献血者了。捐献全血需要6个月的间隔时间,捐献血小板间隔时间比较短,15天到一个月左右就可以捐献,这两种方式交替进行。我也加入了中华骨髓库、签订了人体器官捐献协议,成为了‘三献’志愿者,我觉得这样做比较有意义,可以帮助到更多有需要的人。”

在这七年中,江林龙经历了四次与患者的配型成功。然而,前三次都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功捐献。但每一次收到配型成功的通知,他都满怀期盼,从未放弃,始终准备着为需要的人贡献自己的爱心。

江林龙:“第一次接到配型成功的电话还是在高中,当时的心情比较激动。我的体重比较轻,大概在90斤左右,为了能达到捐献标准,我努力锻炼增重。我还经常给红十字会打电话,询问什么时候做造血干细胞高分辨率配型,三个月后,我收到消息,说患者放弃治疗了,还是挺失望的。中间还有两次配型成功但没有捐成,直到这次,可以成功采集,我是既紧张,又兴奋,终于能够帮助到对方。”

江林龙用自己的行动,展现了青春最美的模样。他告诉记者,能够救人一命,不是为了任何回报,每个人都会遇到生命中最艰难的时光,只有我们互相帮忙,才能让这个社会更美好。

他的赤诚青春,为爱举手,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与温暖。让我们以他为榜样,将这份爱与奉献传承下去,为构建美好社会贡献自己的爱心。


江林龙成为徐州市第140例、江苏省第1413例、全国第1792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没什么比这更有成就感了

7月8日,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1楼单核细胞采集实验室内,医务人员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项造血干细胞分离前的准备。随着分离机的启动,鲜红的血液缓缓地从捐“髓”志愿者体内流出,经过4个多小时的采集,242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被立即送往千里之外的患者所在医院,一名危重白血病患者早已进入了无菌舱,正等待着远方的爱为他重新点亮生命之光。

这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叫朱浩波,是徐州市睢宁县官山镇一名机关干部。2019年5月10日,他主动走进造血干细胞采集点,志愿采集血样并报名加入中华骨髓库。5年后的5月10日,朱浩波接到红十字会通知,称他的血样和一名患者初配成功。整整5年,或许这正是冥冥之中早已注定的生命之约。

得知患者病情危重已进入加急通道,朱浩波立即告诉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我是个年轻的爸爸,我能理解父母对孩子沉甸甸的爱。从我身体里取出微末的一小部分,能拯救一名患者的生命,挽救一个家庭,这件事必须做。”于是,他郑重地在捐献造血干细胞同意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7月3日,朱浩波来到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做好了注射动员剂等捐献前的各项准备。妻子莫琳娜在他注射动员剂期间携儿子前来探望,并在病房为他过了一个值得纪念的生日。莫琳娜说,朱浩波的生日也算患者的另外一个生日了,当今年5月听到老公说和一名患者初配成功,很惊讶,觉得老公很勇敢,肯定要支持。她还把这件事告诉了儿子,儿子说长大后也要像爸爸一样助人为乐。

当天,经过4个多小时的采集,242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功采集完毕,这份“生命的种子”带着浓浓的爱意,被立即送往千里之外的患者所在医院。朱浩波说,没有什么比这更开心更有成就感了。


                       朱浩波的爱人(左)前来陪伴

朱浩波成为睢宁县第30例、徐州市第141例、江苏省第1417例、全国第1798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他从河南赶回徐州,只为了爱心相“髓”

7月10日上午8点,安顺吉准时来到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单核细胞采集室,成功捐献227毫升造血干细胞,为一名素不相识的患者送去“生命的希望”。

今年36岁的安顺吉,来自铜山区大彭镇马林村,自己创办了徐州顺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安顺吉为人和善热情、乐于助人、热爱公益,多次参与无偿献血。2019年5月的一次无偿献血时,安顺吉了解到造血干细胞可以救治血液病患者,当即就报名登记、采集血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当被问及献血次数时,安顺吉说自己也不知道献多少次了,家里的献血证一大摞。

2021年11月,红十字会第一次接到对安顺吉再动员的通知。当工作人员与他联系时,安顺吉当即表示同意,“当时采样就为了捐献,看到许多人都能捐,我还说为啥自己老是配不上呢。”然而,由于种种不可抗拒的因素,这一次捐献没有成功实施。

2023年11月,安顺吉再一次与一名患者配型成功。当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联系他时,安顺吉高兴地说:“但愿这次能够实现我救人一命的愿望。”安顺吉常年在外地干工程,心里却一直牵挂着捐献这件事,时常发信息询问有没有下一步的通知。2024年4月,他终于接到了体检通知,立刻从山东烟台赶回徐州。安顺吉说,患者一定很着急,希望能早一天捐献,患者能早一点康复。

今年6月中旬,安顺吉接到通知,将于7月10进行采集。他就开始有意识地注意饮食,加强身体锻炼,积极为捐献做准备。

由于安顺吉做工程业务,需要经常饮酒招待,但他为了保证捐献质量,从6月中旬接到捐献通知的那天,他就和朋友约定捐献前决不喝酒。7月4日,安顺吉从河南赶回徐州,5日入住徐医附院。虽然眼下工程正在赶进度,但安顺吉说他也没法兼顾了。安顺吉身边也聚集着一群同样富有爱心的亲友。他5日入院后,哥哥和亲友们就纷纷到医院给予鼓励,表达敬佩之意。

11时40分,安顺吉顺利完成了采集。“生命的希望”立刻在第一时间被送往患者所在医院,拯救远方一位患者的生命。

  “在得知可以骨髓移植的那一刻,我感到无比幸运。您的骨髓,成为了我身体的一部分,为我人生的路途延续了长度。我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医学治疗,更是一份深情厚谊的礼物。”造血干细胞护送员带来了患者写的一封情深意切的感谢信,信中还说,“您的善举,我将永远铭记在心中!”


                      安顺吉的爱人(左)前来陪伴

安顺吉成为铜山区第11例、徐州市第142例、江苏省第1418例、全国第1799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市红十字会于2002年启动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2003年7月,我市首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实现江苏省和徐州市“零”的突破。截至目前,全市有1.87万名志愿者加入中华骨髓库,成功捐献142例。

友情链接
  • Copyright ©2021-2024 徐州市红十字会
  • 办公地址:徐州市云龙区元和路11号东综合办公楼A5
  • 服务热线:0516-83861577 苏ICP备2022005252号-1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